衡水市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推進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冀政辦發〔2019〕2號)以及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七部門印發《河北省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冀衛發〔2019〕4號),深入推進衡水市縣域醫療共同體(以下簡稱縣域醫共體)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及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強化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防治融合理念,逐步構建上下貫通、防治結合、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二)工作目標
總結推廣我市故城縣、武強縣醫共體建設成功經驗,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能力、加強運營管理等措施,打破縣域內醫療機構行政層級限制,構建人、財、物統一管理緊密型醫共體。在桃城區、衡水高新區和濱湖新區范圍內打造1個城市醫療集團,不再單獨成立醫共體。在各縣市區深入推進醫共體建設,建立醫共體縱向間的緊密聯系,實現縣、鄉有效聯動和優質醫療資源共享,鄉村一體化管理,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1.完善管理體制。由縣市區政府牽頭,履行由機構編制、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部門以及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醫管會)管理職能,統籌縣域醫共體規劃建設、投入保障、項目實施、人事安排和考核監管等重大事項。醫管會劃定縣域醫共體服務區域,指定牽頭醫院組建醫共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醫改辦)
2.建立管理機制。借鑒福建尤溪醫共體建設經驗,打破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壁壘、破除行政層級分割,實現醫共體人、財、物統一管理。(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3.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根據縣域醫共體成員單位功能定位,明確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收治病種范圍,完善雙向轉診標準和轉診流程,重點暢通患者下轉渠道,保障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有效運行。(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
4.推進醫療資源共享??h域醫共體整合建成檢驗、心電、病理、影像、消毒供應、后勤服務、物流配送等資源共享中心,以及人力資源、質控、信息、財務、宣教等管理中心,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促進醫療衛生資源上下貫通。(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
5.統一質控標準和管理。醫共體成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專家組和常設部門,統一質控管理標準,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質量管理和指導,確保醫療安全和質量。同時,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實現同級別醫療機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同病、同治、同質”,激勵醫療機構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
(二)推進醫保支付改革
各縣市區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各級醫保部門與縣域醫共體簽訂協議,科學測算轄區內參保人醫療服務平均費用,合理確定結算總額,醫?;鸫虬Ц夺t共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根據參保人籌資金額,預留調劑金、風險金、大病保險資金、意外傷害保險資金等補充保險金額后,按月按人頭打包支付醫共體。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醫共體服務區域內在職、退休人員,分別測算前三年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平均費用,結合年度醫?;鹪鲩L幅度,分別確定當年在職、退休人員人均支付金額,按月按人頭打包支付醫共體。年度清算如有結余,醫共體自主分配,可用于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發展,如有合理超支,醫保部門和醫共體按照商定比例分擔,充分發揮醫?;鸶軛U作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實施“一般診療費”,嚴格落實一般診療費醫保支付政策,將其納入基本醫保門診統籌支付范圍,按標準足額及時支付到位。(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
(三)加強財政保障
1.落實政府財政投入責任。按照規定落實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政策,加大對醫共體內各醫療衛生機構投入傾斜力度。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和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等公共服務經費。加大縣級政府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投入,改善服務條件、提升服務能力。建立財政補助資金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機制,將財政補助經費與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完成的工作數量、質量和群眾滿意度掛鉤。根據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產權歸屬,繼續按照原渠道撥付財政補助經費。鼓勵醫共體通過技術支援、人才培養等方式,吸引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入并發揮作用。(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
2.合理使用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任務和工作重點,由縣域醫共體核定各成員單位服務任務和補助標準、績效評價補助,確保各成員單位獲得合理的補助資金。同時,加大績效考核力度,統籌考慮服務數量、質量和群眾滿意度來確定撥付資金,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現狀,有效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減少資金支付壓力。(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
(四)完善人事薪酬制度
1.推進人事制度改革??h域醫共體內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由牽頭醫院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統一管理、調配和考核。探索創新縣級醫院機構編制管理辦法,推行縣域內統籌使用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人員實行縣招鄉(鎮)用,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人員實行縣招鄉(鎮)聘村用。(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
2.完善薪酬制度改革。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指示精神,醫共體按規定自主申報績效工資總量,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待遇,使其工資不低于當地縣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水平,著力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醫共體根據實際可執行統一的基礎績效工資標準,也可以自行設置基礎績效工資標準或不設置基礎績效工資標準,全部用于獎勵。對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業績特別突出的優秀人才及受聘在關鍵崗位的特殊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制,薪酬水平由醫院和受聘人員按市場價位協商確定,計入單位工資總額,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
(五)暢通服務機制
1.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控機制。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基本路徑,完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比價關系,降低設備物耗占比高的檢查檢驗、大型醫用設備治療等價格,提高診察、手術、護理等技術勞務服務項目價格,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性收入占比。做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與醫保支付、分級診療、薪酬制度等政策的相互銜接。(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2.構建醫共體內處方流動、藥品共享與統一配送機制。完善縣域醫共體內部藥品配備和使用管理規范,保障用藥品種與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雙向轉診服務相銜接。鼓勵醫共體內部藥品、耗材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滿足一般常見病、診斷明確且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在醫共體內部基層醫療機構的用藥需求,對部分慢性病簽約患者可提供不超過2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大力開展遠程醫療和配送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鄉鎮、村延伸。(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
3.提升基層機構服務能力??h域醫共體內建立牽頭醫院向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派駐醫務人員制度,保障群眾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能夠享受到牽頭醫院服務。建立派駐人員激勵機制,派出醫院設立基層工作津貼,鼓勵各縣市區對派駐人員交通、生活給予適當補助,確保下派人員收入不低于派出醫院相應人員平均水平。鼓勵副高以上醫師到基層開設工作室,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縣域醫共體通過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以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貧困人口、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十類重點人群為突破口,探索“分類、分標、分級、分片”管理模式,暢通服務轉診機制,有效促進分級診療,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廣泛開展中醫藥內容、原理和操作等培訓,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的特色優勢。建立健全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銜接的獎勵機制,發揮家庭醫生為參保居民做好日常預防保健、引導參保居民合理就醫方面的作用。(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
(七)開展“互聯網+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
借鑒深圳羅湖、福建三明、河南郟縣醫共體建設經驗,先行在武邑縣開展試點建設,以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提升縣域醫共體建設水平,搭建醫共體運行管理平臺,對成員單位的醫院管理、醫療質量控制、藥品供應保障等進行全面管理,通過云巡診車、云巡診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互聯網技術,提升縣域醫共體建設水平,實現智慧醫療和縣域醫共體建設“雙輪驅動”,最大限度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方便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八)建立完善考核機制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將縣域醫共體內成員單位、醫護人員、服務行為、服務項目納入考核范圍。各縣市區醫管會結合實際,按照“實時監控、跟蹤考核、績效掛鉤”的原則,制定考核方案,將資源下沉情況、基層診療量占比、雙向轉診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將日??己撕湍杲K考核相結合,監督檢查與績效考核相結合,考核結果與醫共體財政投入、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醫?;鹬Ц?、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及醫共體領導班子任免、薪酬、獎懲等掛鉤。(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整合現有醫療資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
(二)明確目標責任
各縣市區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轄區內深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方案,確??h域醫共體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更好實現分級診療。要將此項工作與績效考核掛鉤,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進度,加強督導檢查。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按期完成建設預定任務。
(三)加強督導檢查
在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中,各縣市區醫管會要加強對政策實施的跟蹤分析、督促檢查和綜合協調,嚴格按照時間表、路線圖,全面掌握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積極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根據實施效果及時調整完善政策措施,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
附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工作年度
目標任務